4 5、上、下閘首設備布置4。5.1.目前國內已建和在建的承船廂下水式垂直升船機有兩種不同的形式 一種是巖灘升船機和構皮灘第三級升船機采用的承船廂下游下水式 其承船廂在下游航道水域直接下水 下閘首僅需設置一道檢修閘門,上閘首則設置一道工作閘門和一道檢修閘門,另一種是構皮灘第一級升船機采用的承船廂上游下水式 其承船廂在上游水庫水域直接下水,上閘首設置一道檢修閘門.下閘首設置一道工作閘門和一道檢修閘門、升船機上游的運行水位較高、當上閘首作為大壩擋水前沿的一部分時,若上閘首工作閘門因損壞造成大量泄水事故、將對大壩和升船機造成很大危害,此種情況下應在上閘首設置事故閘門,以便在工作閘門發(fā)生事故時能快速下門擋水 為簡化設備布置、上閘首檢修閘門可按事故閘門的運行條件設計 使其兼作事故閘門,4.5,3、對于建在水利水電工程的單級垂直升船機。其上下游航道均存在較大的水位變幅.閘首工作閘門的形式應適應航道的水位變化條件。對于兩級或多級垂直升船機。與中間渠道連接的閘首的通航水位基本保持恒定、閘門設計不需考慮水位變化.在洪水期,航道水位與水流條件不滿足通航要求時升船機需斷航、升船機上下閘首由檢修閘門擋水.上閘首檢修閘門的最高擋水位宜采用樞紐工程的上游防洪水位,當下游最高洪水位低于閘頂高程時、下閘首檢修閘門的最高擋水位采用下游最高洪水位,當下游洪水位高于閘頂高程時,一般采取將下閘首工作閘門提出門槽 允許洪水翻越下閘首進入承船廂室方案。下閘首檢修閘門的最高擋水位按照升船機檢修水位確定 4。5。4。當閘首航槽最大通航水深在承船廂廂頭高度范圍以內時、承船廂可與閘首直接對接,閘首閘門由啟閉機提升至通航凈空以上即可、當閘首航槽最大通航水深超出承船廂廂頭高度時,承船廂無法與閘首直接對接,只能與閘首工作閘門對接,閘首工作閘門通常選用帶臥倒小門的下沉式平面閘門或上層為帶臥倒小門的提升式平面閘門與下層為疊梁門的組合門形式,此種情況下、下閘首工作閘門均選用帶臥倒小門的下沉式平面閘門形式,當上游航道水位變幅小于12m時。上閘首工作閘門優(yōu)先選用帶臥倒小門的下沉式平面閘門 當上游航道水位變幅超過12m時,上閘首工作閘門通常選用上層為帶臥倒小門的提升式平面閘門與下層為疊梁門的組合門形式、上閘首檢修閘門一般選用上層為提升式平面閘門。下層為疊梁門形式 下閘首檢修閘門則一般選用疊梁門形式.上閘首工作閘門的選型主要取決于上游航道的水位變幅,為簡化設備布置與運行程序.應盡量選用整扇平面閘門方案、當因整扇平面閘門的擋水水頭過大造成設備布置及制造安裝難以實施時、應考慮上層為帶臥倒小門的提升式平面閘門與下層為疊梁門相結合的形式。4,5 5。當閘首工作閘門采用提升式平面閘門時.為滿足閘門全開條件下的通航凈空要求、閘門啟閉機宜選用固定卷揚式啟閉機,相應的檢修閘門可采用固定卷揚式啟閉機或移動式啟閉機,當工作閘門采用下沉式平面閘門時,閘門啟閉機可選用固定卷揚式啟閉機或液壓式啟閉機.對于固定卷揚式啟閉機、需在通航凈空以上設置啟閉機機房.采用液壓啟閉機則可使閘首景觀相對簡潔。美觀。當液壓啟閉機的揚程較大時、為減小設備規(guī)模,降低制造安裝難度,可采用步進式液壓啟閉機方案。相應的檢修閘門則采用移動式啟閉機。當閘首工作閘門采用提升式平面閘門與疊梁門組合形式時 閘門啟閉機一般選用移動式啟閉機。已建升船機工程中多采用橋式啟閉機形式、相應的檢修閘門則可采用橋式啟閉機或門式啟閉機,4.5、6、采用平面閘門與疊梁門組合方案時 工作疊梁門的增減需在無水條件下進行。增減疊梁門期間。上游由檢修閘門擋水,通過泄水系統(tǒng)泄掉兩道閘門之間的水體 為避免因泄水系統(tǒng)的水流速度過高,造成氣蝕,振動等對土建結構的破壞,應采取消能措施 三峽升船機、亭子口升船機均設置了上閘首泄水系統(tǒng).根據物理模型試驗結果.采用了中空噴射閥門作為消能設備、4。5,7。當閘首工作閘門采用提升式平面閘門時,承船廂將直接與閘首對接、用于對接的承船廂拉緊裝置和間隙充泄水系統(tǒng)有條件設在閘首上,采用該方案可簡化承船廂的設備布置。降低承船廂重量,一般情況下承船廂上的設備布置盡可能對稱,以保證驅動系統(tǒng)或主提升機的荷載均衡.因此.對于上閘首工作閘門采用提升式平面閘門與疊梁門組合方案的升船機。無論下閘首工作閘門采用哪種形式。與下閘首對接的間隙密封機構和間隙充泄水系統(tǒng)都應盡可能布置在承船廂上,4 5,8.一般升船機上閘首航槽兩側都有交通要求 在進行升船機總體設計時。應在航槽上方設置交通橋,當最高通航水位條件下的橋下通航凈空滿足要求時 交通橋可選用固定橋形式、當最高通航水位條件下的橋下通航凈空不能滿足要求時,應選用活動橋形式 為降低活動橋啟閉機的容量,活動橋一般通過平衡重平衡大部分重量.橋體結構設計應遵循相關的橋梁設計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