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焊前準備7,2。1,焊件的切割和坡口加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碳鋼及碳錳鋼坡口加工可采用機械方法或火焰切割方法。2。低溫鎳鋼和合金鋼坡口加工宜采用機械加工方法,3 不銹鋼坡口加工應采用機械加工或等離子切割方法.4,采用等離子弧,氧乙炔焰等熱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應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渣及影響接頭質(zhì)量的表面層.并應將凹凸不平處打磨平整,5、不銹鋼復合鋼的切割和坡口加工宜采用機械加工法,若用熱加工方法時.宜采用等離子切割方法,熱加工切割和加工坡口時的熔渣不得濺落在復層表面上。7.2。2、焊件組對前及焊接前,應將坡口及內(nèi)外側(cè)表面不小于20mm范圍內(nèi)的雜質(zhì)。污物、毛刺和鍍鋅層等清理干凈,并不得有裂紋。夾層等缺陷,7 2 3,除設計規(guī)定需進行冷拉伸或冷壓縮的管道外,焊件不得進行強行組對 7,2,4。管子或管件對接焊縫組對時。內(nèi)壁錯邊量不應超過母材厚度的10、且不應大于2mm 7.2 5 設備、卷管對接焊縫組對時、錯邊量應符合表7.2,5及下列規(guī)定.1.只能從單面焊接的縱向和環(huán)向焊縫。其內(nèi)壁錯邊量不應大于壁厚的25、且不應超過2mm。2,當采用氣電立焊時 錯邊量不應大于母材厚度的10 且不大于3mm 3,復合鋼板組對時 應以復層表面為基準,錯邊量不應大于鋼板復層厚度的50,且不大于1mm、7、2 6.焊縫不得設置在應力集中區(qū),應便于焊接和熱處理,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鋼板卷管或設備的筒節(jié)與筒節(jié)。筒節(jié)與封頭組對時、相鄰兩節(jié)間縱向焊縫間距應大于壁厚的3倍,且不應小于100mm,同、筒節(jié)上兩相鄰縱縫間的距離不應小于200mm,2、管道同一直管段上兩對接焊縫中心間的距離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公稱尺寸大于或等于150mm時,不應小于150mm.2.當公稱尺寸小于150mm時。不應小于管子外徑 且不應小于100mm、3、卷管的縱向焊縫應置于易檢修的位置。且不宜在底部、4 有加固環(huán),板的卷管,加固環(huán).板的對接焊縫應與管子縱向焊縫錯開,其間距不應小于100mm。加固環(huán) 板距卷管的環(huán)焊縫不應小于50mm,5。加熱爐受熱面管子的焊縫與管子起彎點、聯(lián)箱外壁及支,吊架邊緣的距離不應小于70mm,同一直管段上兩對接焊縫中心間的距離不應小于150mm。6、除采用定型彎頭外。管道對接環(huán)焊縫中心與彎管起彎點的距離不應小于管子外徑、且不應小于100mm,管道對接環(huán)焊縫距支 吊架邊緣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50mm、需進行熱處理的焊縫距支、吊架邊緣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焊縫寬度的5倍.且不應小于100mm,7。不宜在焊縫及其邊緣上開孔。當必須在焊縫上開孔或開孔補強時.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13,3。6條的規(guī)定 7,2 7,坡口形式和尺寸宜符合本規(guī)范附錄C表C,0,1、1,表C 0、1.2和現(xiàn)行國家標準、氣焊,焊條電弧焊,氣體保護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薦坡口,GB、T 985.1 埋弧焊的推薦坡口、GB T。985.2,復合鋼的推薦坡口 GB T,985。4的規(guī)定.7,2、8 不等厚對接焊件組對時、薄件端面應位于厚件端面之內(nèi),當內(nèi)壁錯邊量大于本規(guī)范第7,2。4條,第7.2 5條規(guī)定或外壁錯邊量大于3mm時 應按圖7.2.8進行加工修整。7 2、9。當焊件組對的局部間隙過大時.應修整到規(guī)定尺寸.并不得在間隙內(nèi)添加填塞物,7.2。10、焊件組對時應墊置牢固、并應采取措施防止焊接和熱處理過程中產(chǎn)生附加應力和變形.7。2.11.背面帶鋼墊板的對接坡口焊縫,墊板與母材之間應貼緊。7,2 12.縱向?qū)雍缚p兩端部宜設置引弧板和引出板.其材質(zhì)宜與母材相同或為同一類別、7 2、13 不銹鋼焊件坡口兩側(cè)各100mm范圍內(nèi),在施焊前應采取防止焊接飛濺物沾污焊件表面的措施,7。2,14。螺柱焊的電源應單獨設置.工作區(qū)應遠離磁場或采取措施防止磁場對焊接的影響 施焊構(gòu)件宜水平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