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排水與排泥18 1、露天礦排水18,1,1。露天礦山應設置專用的防洪、排洪設施。匯水面積大的山坡露天礦山,應在露天開采境界外或露天邊坡上設置截水溝,18。1。2 露天礦山排水方式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有條件的露天礦山應采用自流排水方式。2、匯水面積小,涌水量不大的礦山、宜采用露天坑底集中排水。3,涌水量大,下降速度快、采場作業(yè)面積小或需井巷疏干的露天礦山,可采用井巷排水,4 匯水面積、涌水量。開采深度大的深凹露天礦山。宜采用露天坑內(nèi)分段接力排水或井巷分段接力排水。5.當采用單一排水方式經(jīng)濟上不合理時。應采用聯(lián)合排水,18 1、3,露天采場排水設計應采用當?shù)貧庀笈_的降水資料,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計算正常降雨量應為10年或以上的多年雨季月平均降雨量、2。采場排水計算的暴雨頻率。大型露天礦宜取5,中型露天礦宜取10,小型露天礦宜取20,3。采場的徑流量應采用長歷時暴雨量。4,截水溝的徑流量應采用短歷時暴雨量、18。1。4.露天采場截水溝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露天采場境界外截水溝距露天最終境界線的最小距離不應小于30m。2 露天采場境界外截水溝出口與河溝匯流處的交角應小于60。截水溝出口底部標高應在常水位標高以上.3,露天采場內(nèi)截水溝設計應避免因滲漏引起邊幫滑坡??v坡段不宜過多,坡度差不宜過大.4 石質(zhì)水溝斷面宜采用矩形,土質(zhì)水溝斷面宜采用梯形,當流速過大時,土質(zhì)水溝可采用砂漿片石或砂漿卵石加固、加固厚度不應小于200mm,5,截水溝彎段半徑不應小于設計水位的水面寬度的5倍。6、截水溝坡度不應小于3 截水溝流水充滿度不宜超過75。7,截水溝坡度較陡地段應設置跌水或陡坡消能設施 跌水和陡坡不得設在溝的轉彎處。18,1、5、遇設計確定的暴雨頻率時 允許淹沒高度不得超過一個臺階.坑底允許淹沒時間,露天排水方式應小于7d.井巷排水方式應小于5d 18,1,6,排水系統(tǒng)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大型露天礦確定排水能力時、應進行貯排平衡計算。2 正常工作的水泵能力,應能在20h內(nèi)排出露天坑內(nèi)24h正常降雨徑流量與地下涌水量之和,3。暴雨量較小的地區(qū)、在同一臺階上應選用同一規(guī)格的水泵。當暴雨徑流量為正常排水量的3倍及以上時??蛇x用2種不同規(guī)格的水泵.4。備用和檢修水泵的能力不應小于正常工作水泵能力的50,所有水泵全部開動。應能在設計預定淹沒深度下。在允許的時間內(nèi)排除坑內(nèi)暴雨時的涌水量,5.移動泵站水泵的揚程不宜超過100m。6。露天排水泵站水池容積不應小于正常工作水泵0,5h的排水量,18 1 7.排水管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排水管不得少于2條、當一條檢修時,另一條應能滿足正常排水的要求,全部排水管投入工作時,應能滿足排出暴雨時最大排水量的要求,2,正常排水時,管徑應按經(jīng)濟流速選擇,暴雨排水時,管徑應按流速不大于3。5m,s確定 18.1 8 排水管的敷設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采場內(nèi)永久性固定排水管路的敷設應沿非工作幫敷設、采場外宜充分利用地形自流排水,2,當管路埋設時,非冰凍地區(qū)管頂埋深不應小于0,5m,管路穿越鐵路,道路時,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16、6、2條的規(guī)定 冰凍地區(qū)宜埋設在冰凍線以下。采用相應防凍措施后、可埋設在冰凍線以上 3.管路坡度大于15 時、管道下面應設擋墩支承、4,當排水管路很長、且沿地形起伏敷設時。管路最高點應設排氣閥。最低點應設泄水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