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中部車場線路布置4,2。1,甩車場的提升牽引角不應大于20,宜采用10,15,4、2,2 甩車場的線路布置宜采用雙道起坡,4.2,3 雙道起坡甩車場的道岔布置,可采用甩車道岔與分車道岔直接連接,分車道岔可采用向外,向內(nèi)分岔布置方式,圍巖條件好。提升量大??刹捎脙?nèi)分岔的布置方式、4.2 4,甩車場的道岔型號宜按表4,2、4選取,表4 2 4甩車場道岔型號4,2、5,甩車場存車線有效長度宜按表4 2、5選取.表4,2.5存車線有效長度4.2、6。甩車場平,豎曲線布置方式宜采用下列兩種之一 1。先轉(zhuǎn)彎后變平,先在斜面上進行平行線路聯(lián)接。再接豎曲線變平,平.豎曲線間應插入不少于礦車軸距、1、5.2 0,倍的直線段 起坡點在聯(lián)接點曲線之后,2,先變平后轉(zhuǎn)彎,在分車道岔后直接布置豎曲線變平,然后在平面上進行線路聯(lián)接。起坡點在聯(lián)接點曲線之前 4。2 7,甩車場平曲線半徑宜按表4、2、7選取,表4.2、7.平曲線半徑4,2,8、甩車場豎曲線半徑宜按表4 2。8選取 表4 2 8。豎曲線半徑4 2、9。高。低道設(shè)計應符合下列要求,1。高,低道最大高差不宜大于0,8m。2,高、低道豎曲線終點水平錯距不應大于2,0m,3 高,低道線路中心距宜按表4.2.9選取,表4 2,9高.低道線路中心距4,2.10,雙側(cè)甩車時從上交岔點的柱墩端面到下交岔點甩車道岔基本軌起點間的距離應視圍巖情況確定 但兩甩車口的距離不應小于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