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A.資料性附錄,實驗室圍護結構嚴密性檢測和排風HEPA過濾器檢漏方法指南A.1.引言。本附錄旨在為評價實驗室圍護結構的嚴密性和對排風HEPA過濾器檢漏提供參考,A.2,圍護結構嚴密性檢測方法A,2,1,煙霧檢測法A 2.1,1,在實驗室通風空調系統(tǒng)正常運行的條件下。在需要檢測位置的附近 通過人工煙源,如,發(fā)煙管,水霧震蕩器等 造成可視化流場,根據(jù)煙霧流動的方向判斷所檢測位置的嚴密程度 A,2.1、2.檢測時避免檢測位置附近有其他干擾氣流物或障礙物.A、2.1,3 采用冷煙源、發(fā)煙量適當,宜使用專用的發(fā)煙管。A,2、1。4、檢測的位置包括圍護結構的接縫、門窗縫隙.插座,所有穿墻設備與墻的連接處等、A,2。2.恒定壓力下空氣泄漏率檢測法A。2,2 1 檢測過程、a、將受測房間的溫度控制在設計溫度范圍內(nèi)。并保持穩(wěn)定,b,在房間內(nèi)的中央位置設置1個溫度計。最小示值0,1,以記錄測試過程中室內(nèi)溫度的變化 c,關閉并固定好房間圍護結構所有的門,傳遞窗,閥門和氣密閥等,d.通過穿越圍護結構的插管安裝壓力計 量程可達到500Pa,最小示值10Pa。e.在真空泵或排風機和房間之間的管道上安裝1個調節(jié)閥。通過調節(jié)真空泵或排風機的流量使房間相對房間外環(huán)境產(chǎn)生并維持250Pa的負壓差,測試持續(xù)的時間宜不超過10min.以避免壓力變化及溫度變化造成的影響.f,記錄真空泵或排風機的流量、按式、A,1.計算房間圍護結構的小時空氣泄漏率,式中 Tf,為房間圍護結構的小時空氣泄漏率,Q.真空泵或風機的流量、單位為立方米每小時、m3、h、V1、房間內(nèi)的空間體積。單位為立方米,m3,V2 房間內(nèi)物品的體積。單位為立方米,m3。A。2.2,2,檢測報告,檢測報告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a。檢測條件、1 檢測設備 2,檢測方法。3,受測房間壓力和溫度的動態(tài)變化.4、房間內(nèi)的空間體積及室內(nèi)物品的體積.5.房間內(nèi)的負壓差及測試持續(xù)的時間,6.檢測點的時間 7,真空泵或排風機的流量 b。檢測結果.1 受測房間小時空氣泄漏率的計算結果。2,受測房間圍護結構的嚴密性評價,A,2。3,壓力衰減檢測法A。2。3,1,檢測過程,a,將受測房間的溫度控制在設計溫度范圍內(nèi),并保持穩(wěn)定 b、在房間內(nèi)的中央位置設置1個溫度計、最小示值0.1、以記錄測試過程中室內(nèi)溫度的變化 c,關閉并固定好房間圍護結構所有的門.傳遞窗,閥門和氣密閥等,d,通過穿越圍護結構的插管安裝壓力計,量程可達到750Pa,最小示值10Pa e.在真空泵或排風機和房間之間的管道上安裝1個球閥,以便在達到實驗壓力后能保證真空泵或排風機與受測房間密封,f。將受測試房間與真空泵或排風機連接。使房間與室外達到500Pa的負壓差,壓差穩(wěn)定后關閉房間與真空泵或排風機之間的閥門。g。每分鐘記錄1次壓差和溫度.連續(xù)記錄至少20min。h。斷開真空泵或鼓風機、慢慢打開球閥、使房間壓力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i,如果需要進行重復測試。20min后進行,A.2。3,2,檢測報告、檢測報告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a.檢測條件,1,檢測設備。2。檢測方法、3。受測房間壓力和溫度的動態(tài)變化.4,檢測持續(xù)的時間、5。檢測點的時間.b、檢測結果,1,受測房間20min的壓力衰減率 2,受測房間圍護結構嚴密性的評價。A.3。排風HEPA過濾器的掃描檢漏方法A,3。1,檢測條件,在實驗室排風HEPA過濾器的排風量在最大運行風量下。待實驗室壓力.溫度。濕度和潔凈度穩(wěn)定后開始檢測,A 3。2。檢測用氣溶膠、檢測用氣溶膠的中徑通常為0 3μm,所發(fā)生氣溶膠的濃度和粒徑要分布均勻和穩(wěn)定.可采用癸二酸二異辛酯。di 2,ethylhexyl sebacate.DEHS。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ioctyl。phthalate DOP,或聚a烯烴.polyaphaolefin,PAO。等物質用于發(fā)生氣溶膠 應優(yōu)先選用對人和環(huán)境無害的物質、A,3 3,檢測方法A.3.3,1,圖A。1為掃描檢漏法檢測示意圖,A、3.3。2.檢測過程 a.測量過濾器的通風量,取4次測量的均值、b。測量過濾器兩側的壓差.壓力測量的斷面要位于流速均勻的區(qū)域 c 測量上游氣溶膠的濃度,將氣溶膠注人被測過濾器的上游管道并保持濃度穩(wěn)定。采樣4次,每次讀數(shù)與4次讀數(shù)平均值的差別控制在15 內(nèi)、d 掃描排風HEPA過濾器。采樣頭距被測過濾器的表面2cm、3cm.掃描的速度不超過5cm,s 掃描范圍包括過濾器的所有表面及過濾器與裝置的連接處,為了獲得具有統(tǒng)計意義的結果。需要在下游記錄到足夠多的粒子,A。3,4。檢測報告、檢測報告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a,檢測條件.1 檢測設備,2 檢測方法 3,示蹤粒子的中徑。4,溫度和相對濕度 5 被測過濾器通風量,b、檢測結果,1、過濾器兩側的壓差,2.過濾器的平均過濾效率和最低過濾效率。3、如果有明顯的漏點 標出漏點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