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6 溫度作用5.6.1 煙囪內部的煙氣溫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計算煙囪最高受熱溫度和確定材料在溫度作用下的折減系數(shù)時。應采用煙囪使用時的最高溫度、2.確定煙氣露點溫度和防腐蝕措施時、應采用煙氣溫度變化范圍下限值 5、6,2.煙囪外部的環(huán)境溫度,應按下列規(guī)定采用 1 計算煙囪最高受熱溫度和確定材料在溫度作用下的折減系數(shù)時.應采用極端最高溫度 2,計算筒壁溫度差時,應采用極端最低溫度.5,6 3、筒壁計算出的各點受熱溫度.均不應大于本規(guī)范第3 3,1條和表4、4、2規(guī)定的相應材料最高使用溫度允許值.5,6。4。煙囪內襯、隔熱層和筒壁以及基礎和煙道各點的受熱溫度,圖5、6,4、1和圖5,6。4、2.可按下式計算,圖5,6。4。1,單筒煙囪傳熱計算1,內襯,2.隔熱層、3,筒壁式中,Tcj、計算點j的受熱溫度,Tg,煙氣溫度,Ta??諝鉁囟?Rtot,內襯。隔熱層 筒壁或基礎環(huán)壁及環(huán)壁外側計算土層等總熱阻、m2。K.W,Ri,第i層熱阻 m2、K,W、Rin、內襯內表面的熱阻,m2。K。W 圖5.6.4.2,套筒煙囪傳熱計算1、內筒 2、隔熱層,3 空氣層 4、筒壁5,6、5 單筒煙囪內襯、隔熱層 筒壁熱阻以及總熱阻。可分別按下列公式計算,式中,Ri、筒身第i層結構熱阻、i。1代表內襯、i、2代表隔熱層,i。3代表筒壁,m2 K W,λi 筒身第i層結構導熱系數(shù)。W,m,K、αin.內襯內表面?zhèn)鳠嵯禂?shù)、W。m2。K,αex。筒壁外表面?zhèn)鳠嵯禂?shù).W,m2.K、Rex.筒壁外表面的熱阻,m2、K,W d0.d1,d2,d3.分別為內襯,隔熱層。筒壁內直徑及筒壁外直徑、m、5。6.6,套筒煙囪內筒 隔熱層。筒壁熱阻以及總熱阻、可分別按下列公式進行計算,式中,β 有通風條件時的外筒與內筒傳熱比、外筒與內筒間距不應小于100mm,并取β。0,5 αs,有通風條件時、外筒內表面與內筒外表面的傳熱系數(shù).5。6 7。矩形煙道側壁或地下煙道的煙囪基礎底板的總熱阻可按本規(guī)范公式,5,6。5.1.計算 各層熱阻可按下列公式進行計算.式中、ti。分別為內襯 隔熱層,筒壁或計算土層厚度,m、5,6 8、內襯內表面的傳熱系數(shù)和筒壁或計算土層外表面的傳熱系數(shù) 可分別按表5,6,8.1及表5,6。8、2采用,表5.6,8、1.內襯內表面的傳熱系數(shù)αin表5,6,8 2 筒壁或計算土層外表面的傳熱系數(shù)αex5,6.9.在煙道口高度范圍內煙氣溫差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T0、煙道入口高度范圍內煙氣溫差。β。煙道口范圍煙氣不均勻溫度變化系數(shù)。宜根據(jù)實際工程情況選取。當無可靠經驗時。可按表5,6、9選取.表5,6 9 煙道口范圍煙氣不均勻溫度變化系數(shù)β。注、多煙道時。煙氣溫度Tg按各煙道煙氣流量加權平均值確定 5,6、10、煙道口上部煙氣溫差可按下式進行計算、式中 Tg 距離煙道口頂部z高度處的煙氣溫差,ζt。衰減系數(shù) 多煙道且設有隔煙墻時、取ζt、0,15,其余情況取ζt,0,40,z,距離煙道口頂部計算點的距離.m,d0,煙道口上部煙囪內直徑,m,5。6,11、沿煙囪直徑兩端、筒壁厚度中點處溫度差可按下式進行計算,式中.從煙囪內襯內表面到煙囪筒壁中點的總熱阻、m2.K W.5、6,12 自立式鋼煙囪或玻璃鋼煙囪由筒壁溫差產生的水平位移 可按下列公式計算、式中。ux,距離煙道口頂部z處筒壁截面的水平位移 m θ0,在煙道口范圍內的截面轉角變位。rad.HB,筒壁煙道口高度 m.αz.筒壁材料的縱向膨脹系數(shù),d.筒壁厚度中點所在圓直徑 m.Tm0.z。0時、Tm計算值,5,6、13,在不計算支承平臺水平約束和重力影響的情況下,懸掛式排煙筒由筒壁溫差產生的水平位移可按下式計算 5、6,14。鋼或玻璃鋼內筒軸向溫度應力應根據(jù)各層支承平臺約束情況確定 內筒可按梁柱計算模型處理,并應根據(jù)各層支承平臺位置的位移與按本規(guī)范第5,6,12條或第5,6,13條計算的相應位置處的位移相等計算梁柱內力.該內力可近似為內筒計算溫度應力、內筒計算溫度應力也可按下列公式計算。式中。筒身彎曲溫度應力,MPa 溫度次應力,MPa、筒壁內外溫差引起的溫度應力.MPa、Ezc,筒壁縱向受壓或受拉彈性模量,MPa。Ezb。筒壁縱向彎曲彈性模量、MPa。Tw,筒壁內外溫差.5。6 15.鋼或玻璃鋼內筒環(huán)向溫度應力可按下式計算,式中。αθ。筒壁材料環(huán)向膨脹系數(shù) Eθb。筒壁環(huán)向彎曲彈性模量、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