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取源部件,儀表 閥門,吹灰器和輔助裝置6 1,取源部件6 1、1 通常在壓力管道和設備上開孔,其孔徑較大.為了避免材質發(fā)生變化.不能用電鉆.目前常用板鉆,開孔機等機械加工方法開孔,為了避免或減少測溫元件的套管所產生的阻力對被測壓力的影響.取壓口應選在測溫元件之前、當設備和管道防腐完畢后 在其上開孔及焊接取源部件,必然會破壞防腐。在壓力試驗后再開孔或焊接容易將鐵屑 焊渣濺落到設備或管道內.焊縫質量也有可能不合格。6、1,2、為了保證測溫元件能插入管道內物料流束的中心區(qū)域 測量物料的真實溫度.應將測溫元件安裝在溫度變化靈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在阻力部件的附近及流束的死角處,介質流動緩慢。熱交換作用差 測量不到真實的溫度、4。因被測物料脈動時,會造成測量壓力不穩(wěn)定和不準確、且容易對儀表造成損壞,故做此規(guī)定.5,7,取源部件在管道上安裝時.其軸線與管道軸線的重合,相交。垂直及逆、順介質傾斜角度等與測取物質的準確性關系極大、故加以規(guī)定、8,壓力取源部件與溫度取源部件的間距不宜小于200mm為施工經驗數(shù)據(jù)。6、1.3,為了測量到管道內的真實壓力,應將取壓裝置安裝在介質流束穩(wěn)定的直管段上,不應選擇在管道拐彎、分支等介質流束呈旋渦處或死角處、在介質流束呈脈動狀態(tài)處 不但測量不到穩(wěn)定的壓力、而且容易使儀表損壞,壓力是指介質對設備或管道的內壁所產生的靜壓力的大小、如取壓裝置的端部超岀管道的內壁而伸入管道內。其內的介質是不斷流動著的,測量到的壓力除了靜壓力之外。還有一部分動壓力、儀表上所顯示的壓力值是這兩部分壓力的總和 這樣的測量值有一定的誤差。水蒸氣在冷凝過程中發(fā)生了相的變化、放出較大的熱量 如不安裝冷凝彎管,則冷凝后的液體不斷返回管道內.水蒸氣又不斷補充進來,因而使溫度經常維持在60,以上。而就地壓力表絕大部分是彈簧壓力表.一般工作溫度為20.5.最大工作范圍為,40。60.但此時的儀表誤差將會增大,溫度超過60.時,彈簧管的性能將顯著變化、嚴重時甚至損壞儀表、當測量的壓力波動劇烈時,如不安裝緩沖裝置、直接沖擊彈簧管壓力表。則測出的壓力誤差較大.并且易損壞儀表 防止灰塵等雜質進入測量管道或儀表內造成管道或儀表堵塞,影響儀表正常工作,3 測量蒸汽物料時,應保持測量管道內有穩(wěn)定的冷凝液 同時應防止管道底部的固體雜質流入取樣管造成取樣管和儀表堵塞,測量氣體時。應使氣體內的少量凝結液體順利流回管道。不致流入取樣管道和儀表造成測量不準確、測量液體時,應使液體內析出的少量氣體能順利流回管道.不致進入取樣管和儀表引起測量誤差,同時還應防止管道底部的固體雜質進入取樣管道和儀表引起堵塞 被測物料流束脈動時 會造成測量壓力不穩(wěn)定和不準確.同時容易損壞儀表,6。1。4,流體為蒸汽時、測量管道中實際上是液相物質,為了保證冷凝器內液面高度的穩(wěn)定,多余的冷凝液應能流回管道.取壓口應安裝在管道的上半部。為了保證準確測量介質的流量,在孔板,噴嘴和文丘里管等處上、下游設取樣點時,應保證取樣點距孔板.噴嘴和文丘里管之間的最小直段。4,幾種流量檢測元件的檢測原理,都是利用測量管道內液體流動時所造成的動壓力與靜壓力之差來測得管道內流體流量的大小,為了測得準確的動壓力和靜壓力,檢測元件要與流束呈垂直狀態(tài)安裝 即與管道軸線垂直并通過中心。從取源部件的安裝質量上來得到保證,6。1。5,為了防止對煙氣等介質進行取樣時帶有水分和固體雜質,做此規(guī)定,6、1 6,對某些易受物料沖擊的取源部件,可以設置防護件.6,1。7,為防止灰塵等雜質進入取樣管道或儀表內。堵塞取樣管道或儀表,影響儀表正常工作、在安裝取壓裝置時 應傾斜向上、與水平線所成夾角宜大于30,且不應伸入爐墻和煙道內、這樣可以防止帶入灰塵等雜質、本條對在風道上測風壓做出規(guī)定,測風壓應逆著介質流束才能進行準確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