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場址選擇與總平面設計5 3、1.場址選擇宜符合下列要求。1、宜選擇地形條件比較簡單、且土質(zhì)比較均勻,脹縮性較弱的地段、2.宜具有排水暢通或易于進行排水處理的地形條件.3、宜避開地裂,沖溝發(fā)育和可能發(fā)生淺層滑坡等地段.4、坡度宜小于14、并有可能采用分級低擋土結(jié)構(gòu)治理的地段,5,宜避開地下溶溝,溶槽發(fā)育.地下水變化劇烈的地段,5 3。2,總平面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1,同一建筑物地基土的分級變形量之差,不宜大于35mm,2。豎向設計宜保持自然地形和植被。并宜避免大挖大填,3、挖方和填方地基上的建筑物,應防止挖填部分地基的不均勻性和土中水分變化所造成的危害,4 應避免場地內(nèi)排水系統(tǒng)管道滲水對建筑物升降變形的影響 5。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的建筑物。應布置在膨脹土埋藏較深。脹縮等級較低或地形較平坦的地段。6、建筑物周圍應有良好的排水條件、距建筑物外墻基礎外緣5m范圍內(nèi)不得積水。5.3,3。場地內(nèi)的排洪溝。截水溝和雨水明溝,其溝底應采取防滲處理 排洪溝。截水溝的溝邊土坡應設支擋。5,3。4 地下給 排水管道接口部位應采取防滲漏措施 管道距建筑物外墻基礎外緣的凈距不應小于3m、5,3 5,場地內(nèi)應進行環(huán)境綠化,并應根據(jù)氣候條件,膨脹土地基脹縮等級。結(jié)合當?shù)亟?jīng)驗采取下列措施.1,建筑物周圍散水以外的空地、宜多種植草皮和綠籬.2,距建筑物外墻基礎外緣4m以外的空地.宜選用低矮 耐修剪和蒸騰量小的樹木,3,在濕度系數(shù)小于0,75或孔隙比大于0,9膨脹土地區(qū)、種植桉樹,木麻黃、滇楊等速生樹種時、應設置隔離溝。溝與建筑物距離不應小于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