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信訪渠道.第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信訪工作機構的通信地址、電子信箱 投訴電話。信訪接待的時間和地點。查詢信訪事項處理進展及結果的方式等相關事項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在其信訪接待場所或者網站公布與信訪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信訪事項的處理程序 以及其他為信訪人提供便利的相關事項 第十條。設區(qū)的市級,縣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 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行政機關負責人信訪接待日制度.由行政機關負責人協(xié)調處理信訪事項。信訪人可以在公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點向有關行政機關負責人當面反映信訪事項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負責人或者其指定的人員 可以就信訪人反映突出的問題到信訪人居住地與信訪人面談溝通,第十一條、國家信訪工作機構充分利用現(xiàn)有政務信息網絡資源。建立全國信訪信息系統(tǒng),為信訪人在當?shù)靥岢鲂旁L事項、查詢信訪事項辦理情況提供便利、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充分利用現(xiàn)有政務信息網絡資源。建立或者確定本行政區(qū)域的信訪信息系統(tǒng),并與上級人民政府。政府有關部門,下級人民政府的信訪信息系統(tǒng)實現(xiàn)互聯(lián)互通,第十二條、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的信訪工作機構或者有關工作部門應當及時將信訪人的投訴請求輸入信訪信息系統(tǒng).信訪人可以持行政機關出具的投訴請求受理憑證到當?shù)厝嗣裾男旁L工作機構或者有關工作部門的接待場所查詢其所提出的投訴請求的辦理情況、具體實施辦法和步驟由省.自治區(qū) 直轄市人民政府規(guī)定、第十三條,設區(qū)的市,縣兩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jù)信訪工作的實際需要 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有利于迅速解決糾紛的工作機制、信訪工作機構應當組織相關社會團體,法律援助機構.相關專業(yè)人員、社會志愿者等共同參與。運用咨詢.教育 協(xié)商。調解.聽證等方法、依法,及時、合理處理信訪人的投訴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