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刮、吸泥設備7,7、1.鏈板式刮泥機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池體應在刮泥機安裝前進行測量.允許偏差應符合表7.7.1,1的規(guī)定,表7.7,1.1.池體允許偏差、mm,2,鏈輪固定應牢固、允許偏差應符合表7,7,1 2的規(guī)定,表7、7.1,2 鏈輪允許偏差。mm,3,導軌固定應牢固 支架允許偏差應符合表7,7,1.3的規(guī)定,表7 7 1。3.導軌支架允許偏差,mm.4.耐磨條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固定耐磨條安裝的螺釘擰緊后應將螺釘?shù)罐D(zhuǎn)1,2圈,耐磨條長圓形孔眼應朝向排泥渠且耐磨條應能自由活動.2 兩條耐磨條間應留出空隙,相鄰的空隙不應在同一直線上.5。驅(qū)動裝置應安裝牢固、其驅(qū)動鏈輪與大鏈輪應在同一垂直平面上.平直度允許偏差應為.1mm.6 試運轉(zhuǎn)完畢后,應在鏈的各輪軸與池壁的間隙處進行二次灌漿,灌漿混凝土強度應比池壁混凝土強度高一個等級,7 7,2。鏈板式刮泥機的試運轉(zhuǎn)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設備安裝完畢后應清理池底。試驗過載保護裝置應動作靈敏.2,試運轉(zhuǎn)時間不應小于3h且完全旋轉(zhuǎn)不應小于2次、3,設備應運行平穩(wěn)、刮板不得與池壁 集渣管等設施相碰。應無突跳或異常雜音、鏈條不應出現(xiàn)跳格.7、7.3 中心傳動刮 吸.泥機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應編制中心傳動刮,吸、泥機的運輸和吊裝方案,對吊裝運輸過程應進行受力分析及詳細計算。2,圓形沉淀池中心點應在安裝前確定 3、中立柱的中心應與池體的基準中心同心 應在中立柱底部的標高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中立柱垂直度調(diào)校 4、中立柱和底部環(huán)形密封灌漿應采用二次灌漿,5.驅(qū)動裝置與中立柱連接應牢固.底架應指向工作橋方向,6,驅(qū)動裝置運轉(zhuǎn)軌跡應處于同一水平面內(nèi)、并應檢查確認合格后。方可進行驅(qū)動裝置灌漿,7。工作橋、吸泥桁架、吸泥裝置、出水堰板、浮渣擋板及擋水裙板 調(diào)整堰板齒頂及浮渣擋板等部件的安裝應符合裝配圖的要求,工作橋的側(cè)向直線度不應大于15mm 吸泥管的下緣與二次抹面后的池底距離應為30mm 20mm,8 出水堰板,浮渣擋板應按部件裝配圖的要求進行安裝,堰板齒頂及浮渣擋板頂邊的水平度允許偏差應為 5mm,9,集泥筒的密封圈應固定牢固,其密封性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要求,7,7,4、周邊傳動刮,吸 泥機安裝前應對土建基礎進行檢查,土建偏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池內(nèi)徑允許偏差應為。15mm,橢圓度不應大于25mm 2,中心平臺上表面實際標高允許偏差應為.10mm。3.池周邊軌道面的標高允許偏差應為。5mm、4。池底面實際標高及底面的傾斜度應符合施工圖設計要求。7,7、5。周邊傳動刮,吸 泥機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中心支座的中心應與池中心平臺的基準中心重合、支座軸心線垂直度允許偏差應為、1mm,標高誤差不應大于20mm,2.驅(qū)動裝置的主動輪與從動輪的行走方向應與其各自運動軌跡圓相切且主動輪與從動輪的軌跡圓偏離應小于5mm。3 工作橋側(cè)邊直線度應小于15mm,并應上拱、4。橡膠撇渣板應與支撐支架連接牢固.并應露出設計液位線100mm 5mm 5。橡膠刮泥板下緣與刷平后池底的間隙應為20mm 10mm.尼龍輪不得懸空且應轉(zhuǎn)動靈活、7 7 6,刮.吸.泥機的調(diào)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設備安裝完畢后。應清理池底 試驗過載保護裝置應動作靈敏,2,試運行時間不應小于3h且完全旋轉(zhuǎn)不應小于2次。3、設備應運行平穩(wěn) 上部刮渣裝置不得與池壁、工作橋等設施相碰,并應能平穩(wěn)通過集渣斗 無卡阻突跳現(xiàn)象、下部吸泥管與池底,池壁等應無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