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城市防洪體系5,0、1 城市防洪體系應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包括擋洪工程,泄洪工程,蓄滯洪工程及泥石流防治工程等。非工程措施包括水庫調洪。蓄滯洪區(qū)管理 暴雨與洪水預警預報 超設計標準暴雨和超設計標準洪水應急措施。防洪工程設施安全保障及行洪通道保護等、5、0.2、城市防洪體系應與流域防洪體系相協(xié)調。城市應利用所在流域防洪體系提高自身防洪能力。5。0。3 城市防洪工程總體布局應根據城市自然條件,洪水類型。洪水特征 用地布局,技術經濟條件及流域防洪體系.合理確定。不同類型地區(qū)的城市防洪工程的構建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山地丘陵地區(qū)城市防洪工程措施應主要由護岸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堤防等組成、2。平原地區(qū)河流沿岸城市防洪應采取以堤防為主體,河道整治工程、蓄滯洪區(qū)相配套的防洪工程措施。3。河網地區(qū)城市防洪應根據河流分割形態(tài),分片建立獨立防洪保護區(qū),其防洪工程措施由堤防,防洪,潮 閘等組成,4.濱海城市防洪應形成以海堤 擋潮閘為主、消浪措施為輔的防洪工程措施,5 0。4,山洪防治應在山洪溝上游采用水土保持和截流溝及調洪水庫等措施,在下游采用疏浚排泄措施。5。0.5,泥石流防治應采取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措施 在上游區(qū)宜植樹造林。穩(wěn)定邊坡、中游區(qū)宜設置攔擋壩等攔截措施、下游區(qū)宜修建排泄設施或停淤場,5。0,6,有凌汛威脅的城市,應將防凌措施納入城市防洪體系,5。0 7。當城市受到兩種或兩種以上洪水威脅時 應在分類防御基礎上,形成相互協(xié)調,密切配合的綜合性防洪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