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主要車間15 2。1.主要車間建筑與結構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原料車間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原料儲庫 擋料墻,粉料倉.破碎間,混合房等原料車間的主要建。構、筑物 應視地基條件和荷載分布采用變形縫分開 并應計入大面積堆載對周圍基礎的影響,2,應合理選擇設備支承結構的抗振剛度,使支承結構的振幅和振動加速度限制在允許范圍內(nèi)、對于振動較大的設備應采用與廠房脫開的獨立支承。當難以脫開時應采取減振措施,3,原料車間應對有噪聲源的部位進行隔離.因生產(chǎn)流程難以分隔的部位。應單獨設置封閉的操作控制室或值班室.并對其墻面和門窗采取吸聲.隔聲措施、4、原料車間應有一個樓梯貫通車間上下。2、浮法聯(lián)合車間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浮法聯(lián)合車間廠房布置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5、2 1條的規(guī)定,2、浮法聯(lián)合車間各主要部分應結合工藝設備布置設置伸縮縫或沉降縫。3,熔化工段、成形工段廠房應與窯爐和錫槽支承結構完全脫開,4、熔化工段廠房柱網(wǎng)布置應滿足生產(chǎn)操作要求、宜滿足熔窯冷修或熱修時搬運和砌筑操作空間要求,5.熔化工段屋架下弦至窯碹頂面距離不得小于4m,屋面應設供窯體散熱的排熱天窗 6。成形工段應設排熱天窗.7.當熔化工段底層為地下室方案時,應設地下排水和通風設施、8。退火窯支承的基礎或樓板宜結合設備布設伸縮縫、并宜適當增加抗溫度應力配筋。當采用其他不設伸縮縫措施時.應針對退火窯基礎或樓板的應力和變形作特殊處理 9、成形工段,退火工段主車間兩側布置輔房時,車間外墻應留側窗 15、2.2.原料車間建筑與結構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原料車間主要廠房宜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大跨度屋蓋宜采用鋼結構.2 儲料庫,均化庫構造應根據(jù)工藝設備要求確定。擋料墻墻體構造應能經(jīng)受吊車抓料斗的撞擊 3 儲料庫內(nèi)卸料坑及硅砂儲庫底部均應有滲排水措施、4。粉料庫根據(jù)工藝要求可采用矩形排庫,塔庫或圓筒倉.庫壁宜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倉斗應用鋼結構 當倉斗底部懸掛有振動給料裝置時、應根據(jù)設備性能采取減振措施、5。附著在建,構,筑物外面的斗式提升機 機身及所屬走道 平臺均應計算風荷載值 應與建,構.筑物有可靠的連接。6.原料車間內(nèi)應減少表面突出易集塵構件 7、樓地面.墻面應便于用水沖洗、沖洗水應排至地漏、水溝,孔洞邊緣均應做泛水翻沿,8、有集聚堿性粉塵的樓地面及屋面應做防腐蝕處理,15 2。3,浮法聯(lián)合車間建筑與結構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梁,柱宜用鋼筋混凝土或鋼結構的框、排架結構,2.樓面應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或鋼梁混凝土板組合結構、3,屋面可用鋼結構,熔化及成形工段屋面宜采用輕質、防水性能好.耐高溫、耐腐蝕材料.4.根據(jù)生產(chǎn)操作條件.應設置樓面限載標志、5、熔窯.錫槽底的支承結構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窯底結構設計除計入重力荷載和地震荷載作用外、同時應考慮窯體高溫對窯底結構的影響 2。窯底緊靠地下高溫煙道柱,基礎材料,應根據(jù)地下溫度的分布選擇 并應采用地下隔熱.通風等降溫措施,6,熔化工段受窯體明火作用的結構構件 表面應做隔熱防護 地下煙道底板及受高溫直接作用的煙道閘板支架、應采取采用耐熱混凝土等隔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