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測驗河段的選擇和斷面設立2、1,測驗河段選擇與勘察2.1。1 測驗河段應滿足設站目的 保證測驗資料精度,符合觀測方便和測驗資料計算整理簡便的要求。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測驗河段宜選在石梁 急灘,彎道 卡口和人工堰壩等易形成斷面控制的上游河段 其中石梁、急灘 彎道,卡口的上游河段宜離開斷面控制的距離為河寬的5倍 山溪性河流斷面控制的距離可放寬至河寬的3倍.或選在河槽的底坡.斷面形狀 糙率等因素比較穩(wěn)定和易受河槽沿程阻力作用形成河槽控制的河段,河段內應無巨大塊石阻水.無巨大漩渦 亂流等現(xiàn)象,2 當斷面控制和河槽控制發(fā)生在某河段的不同位置時,應選擇斷面控制的河段作為測驗河段.在幾處具有相同控制特性的河段上。應選擇水深較大的窄深河段作為測驗河段、3、中小河流測驗河段如難以滿足本條第1款的要求、可適當放寬、但應滿足測驗方法的使用條件.2,1.2。測驗河段必須避開易發(fā)生滑坡,坍塌和泥石流的地點,2、1。3。采用流速儀法測流的測驗河段、宜順直,穩(wěn)定 水流集中、無分流岔流.斜流,回流 死水等現(xiàn)象.順直河段長度宜大于洪水時主河槽寬度的5倍,宜避開有較大支流匯入或湖泊。水庫等大水體產生變動回水及嚴重漫灘,急劇沖淤等的影響 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在平原區(qū)河流上、河段宜順直勻整.全河段的河寬、水深和比降應無明顯變化,單式河槽河床上宜無水草叢生 當測驗河段無法避開游蕩性河段時,應避開變動沙洲,2.在潮汐河流上。宜選擇水面較窄,漲落潮流路順直、通視條件較好。橫斷面較單一、受風浪影響較小的河段,3.水庫 湖泊出口站或堰閘站的測驗河段宜選在建筑物的下游.并避開水流大的波動和異常紊動的影響 當在下游測驗有困難。而建筑物上游又有較長的順直河段時、可將測驗河段選在建筑物上游。4,結冰河流的測驗河段不宜有冰凌堆積 冰塞、冰壩。對有層冰層水的多冰層結構的河段、應經(jīng)調查或勘查、選取結冰情況較簡單的河段.對特殊地形地理條件.宜選擇不凍河段作為測驗河段,5,受水工程或人類活動影響以及巡測斷面的測驗河段選擇 可根據(jù)設站目的或需要,適當放寬條件,以能夠滿足測驗精度要求為原則、2.1,4。當測站采用其他測流方法時 測驗河段選擇按下列規(guī)定執(zhí)行、1。浮標法測驗河段,順直段的長度應大于上。下浮標斷面間距的2倍 浮標中斷面應有代表性,且無大的串溝。回流發(fā)生.各斷面之間應有較好的通視及通信條件、2 比降面積法測驗河段。順直長度應滿足比降觀測精度所需的長度、兩岸斜坡等高線接近平行,水面橫比降較小、縱比降均勻無明顯轉折點,并應避開洲,灘、分汊河段和明顯的擴散型河段、3,聲學多普勒法測驗河段 除執(zhí)行本規(guī)范第2,1、3條的規(guī)定外,宜選擇水深大 邊灘小、水上交通不影響測流和河底走沙、動底 影響不劇烈的河段 4。量水建筑物法測驗河段,順直河段長度應大于行近河槽最大水面寬度的5倍,并應避開陡峻,水流湍急的河段。行近槽段內應水流平順,河槽斷面規(guī)則,斷面內流速分布對稱均勻.河床和岸邊無亂石。土堆、水草等阻水物,當天然河道達不到以上要求時、應進行人工整治使其符合量水建筑物測流的水力條件 5,稀釋法測驗河段,可選在彎道、狹窄,淺灘、暗礁 跌水。無水草和無死水區(qū)的河段上,并應避開有支流匯入,分流和河岸溢流等,測驗河段長度應使注入水流中的示蹤劑能充分自然混勻、6,其他測流方法的測驗河段,應滿足儀器性能適用條件和資料整編要求、2,1、5,確定測驗河段的位置和進行斷面布設時.應對測驗河段的地質地貌,下墊面,河流特性,上下游工程及水資源開發(fā)規(guī)劃等進行詳盡的勘察。調查,并應勘察河勢、了解河道彎曲和順直段長度、兩岸和堤防控制洪水的能力,以及有無溢流缺口。在滿足設站目的的前提下。測站地址宜靠近城鎮(zhèn)居民點 并兼顧交通。電力 通信等條件、2。1,6 河流特性勘察應包括下列基本內容、1.調查控制斷面的位置.鑒別斷面控制或河槽控制的穩(wěn)定程度,2 調查分流、串溝、回流。死水以及邊灘寬度是否便于布置測驗設施,在初步選定的河段內布測若干個河道斷面。并測繪其中一個斷面的流速分布,3 了解河床組成,斷面形狀。沖淤變化、沙洲消漲史和河道變遷史,以及各級水位的主泓,流速 流向及其變化情況.并勘察河床上巖石,礫石、卵石、漂石 砂.壤土。黏土.淤泥等沿測驗河段的分布 4,了解水草生長的季節(jié)和范圍 封凍和流冰時間,冰壩,冰塞的地點和壅水高度等,2。1、7,非潮流站的測驗河段宜選在變動回水范圍以外。并應按下列規(guī)定查清下游變動回水的距離及發(fā)生概率.1.測驗河段下游有水工建筑物時。應根據(jù)下游最近地點水工建筑物設計最高洪水位下的回水計算資料,判別是否受其影響.并估算回水距離,2,測驗河段下游一定距離內有河流或湖泊匯合時,應估算回水發(fā)生概率.極限距離等情況.2 1,8。選擇測驗方案及設備時,應了解洪水漲、落的緩急程度、歷史最高最低水位和最大漫灘邊界、粗估最大.最小流量,調查洪水來源以及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形成原因 2.1,9、調查流域自然地理情況應包括下列內容。1、勘察地物、地貌,了解分水嶺閉合情況。有無客水引入及內水分出。2,勘察土壤分布.植被情況.了解水土流失及上游產沙情況、3,了解地質及水文地質情況.對石灰?guī)r地區(qū)要重點了解喀斯特發(fā)育程度及分布情況.2.1,10、調查流域內建設工程措施及平面坐標和控制情況應包括下列內容、1、蓄,引水工程規(guī)模 數(shù)量的現(xiàn)狀及其近期、遠景規(guī)劃安排.2 農田水利 水土保持措施的類型及其可能對洪水泥沙產生的影響、3,河道通航,木材流放季節(jié)及其放運方式。4、擬建測站附近的高程控制點、平面控制點的坐標位置,高程及等級.2,1、11,編寫勘察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1 本次勘察的目的、任務、主要工作人員的專業(yè)類別及技術水平??辈鞎r間和范圍,2 整理各項調查資料,分類歸納成簡明成果。3、推薦勘選的測驗河段.闡述分析意見。提出對水文測驗項目,方法和基本設施等布置工作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