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設計4。1,一般規(guī)定4.1 1,工程防水設計時往往要兼顧消防管道 燃氣管道.保溫隔熱、避雷設施,設備安裝等、避免管線因貫穿防水層而導致工程滲漏.因此、為使工程防水設計文件內容規(guī)范化。具體化,確保防水設計、施工、驗收和運行維護有據(jù)可依,本條要求工程防水應進行專項防水設計,基本內容可包含、1.工程防水設計工作年限,防水等級和防水做法.2 細部節(jié)點防水構造設計,3、防水材料性能和技術措施.4.排水。截水設計及維護措施,4,1 2、本條明確了工程中不能作為一道防水層的材料或構造,1.混凝土屋面板厚度較薄 抗裂措施較弱、在荷載。溫差作用下容易變形開裂,因此不應作為一道防水層使用、2,塑料排水板搭接難以密封,故不應用作一道防水層使用,3.不具備防水功能的裝飾瓦和不搭接瓦不能有效阻隔水的侵入,因而不應作為建筑屋面的一道防水層使用.4.注漿加固常用于形成礦山法地下工程初期支護、以及部分明挖法地下工程支護結構,并可以起到止水作用,但其主要用于圍巖加固,因此不應作為一道防水層使用,4.1 3。種植屋面和地下建、構.筑物種植頂板工程若發(fā)生滲漏則較難根治。因此其防水措施應予以加強,為防止植物根系對普通防水層的穿刺破壞。規(guī)定應至少設置一道具有耐根穿刺性能的防水層、并應在其上設置保護層,保護層應能夠防止后續(xù)回填和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對防水層可能造成的破壞。4。1 4 不同材料之間 材料與基層之間應具備材性和施工工藝的相容性.即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不得產生有害的化學反應.后道工序不得破壞已完成的防水層.相容性包括但不局限于下列場合,1.基層處理劑與防水涂料或卷材.2.采用兩種防水材料復合使用時、3,卷材,涂膜防水層收頭節(jié)點部位選用的密封材料,4、防水層與保護層 5,耐根穿刺層防水層與普通防水層 6.防水材料與保溫隔熱材料 7。酸性密封膠對金屬基材的腐蝕性 8。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熱熔施工時 火焰對基層可能產生的破壞、9 反應型高分子類防水涂料與塑料管材接觸時有害物質的遷移。4.1,5。防水混凝土結構達到一定的厚度才能有效阻止地下水滲透并承受荷載作用,故規(guī)定、防水混凝土結構厚度不應小于250mm,寒冷地區(qū)有抗凍融要求的地下結構、可通過提高混凝土的設計抗?jié)B等級.增加混凝土的密實性。不透水性.減少外界水的滲入等措施減少凍害的發(fā)生 4,1.6,本條對在中等及以上腐蝕性介質條件下使用的防水混凝土提出了控制要求.中等及以上腐蝕性介質環(huán)境按照現(xiàn)行國家現(xiàn)行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的規(guī)定界定,采用耐侵蝕性防水混凝土或選擇耐腐蝕性防水材料、均可以延緩或阻止腐蝕性介質對結構及鋼筋的不利影響.對特殊的腐蝕性條件或工程要求,可采用專項防腐防水設計。外設防水層應滿足耐腐蝕要求,并與構件共同工作、達到設計工作年限的要求、4,1 7,排水是工程達到防水預期效果的有效措施之一.地下工程,屋面和室內樓地面均要做好排水、對于地下工程、可根據(jù)其工程特點設置排水體系。包括排水通道,集水坑,機械抽排井和泵房,有自流排水條件的山嶺隧道,應根據(jù)地下水文及地質情況確定是否設置排水系統(tǒng) 結構襯砌內排水系統(tǒng)應能解決工程使用期間少量滲漏水排放的問題,排水溝視斷面大小。所處位置,水源特點確定防水做法.為防止?jié)B漏水在收集排放過程中對建筑物內部使用造成不利影響。溝內應設置防水層。溝底坡度應有利于保證排水暢通、管溝不應兼作排水溝,對于混凝土結構滲漏水,不應僅采用長期引排水方式來維持地下工程的使用功能、腐蝕性地質條件下,不得采取結構內引排水的措施。4、1.8。附加防水層通常指在接縫.管根,陰陽角等節(jié)點部位 為保證防水層功能,而局部增設防水材料的措施。附加防水層應與外設防水層相容 變形縫中設置的中埋式橡膠止水帶設計時應考慮變形縫的寬度.結構板厚度等參數(shù)、中埋式和外貼式橡膠止水帶中孔直徑大小應根據(jù)結構允許的最大變形量以及變形縫寬度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