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輻射井排滲5、8.1,輻射井由橫管井發(fā)展和演變而來、早期主要用于地下水開采取,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逐步應用于尾礦堆積壩排滲加固工程,并取得良好效果,輻射井具有適用性強。排滲效果顯著、維護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等特點。輻射井是利用輻射狀排滲管將堆積壩體內(nèi)地下水自流至集水井內(nèi) 通過導水管自流排出壩體以外的排水系統(tǒng),圖10。對于復雜場地,為增加排滲加固效果,可沿輻射排滲管增設小直徑袋裝砂礫井、塑料排水板等垂直排滲體 形成立體排滲系統(tǒng) 圖10。輻射井排滲示意1 庫水位,2,初期壩、3、集水井.4。導流管、5,排滲管,6。排滲加固前浸潤線,7。排滲加固后浸潤線5。8、2,集水井在壩坡或沉積灘的平面位置布置主要依據(jù)壩軸線長度 需要排滲加固治理的范圍、浸潤線埋深.壩體滲透破壞情況和導水管路途等因素確定,并優(yōu)先考慮滲透破壞的范圍和浸潤線埋深較淺的部位、5。8、3.由于輻射井的平面排滲加固范圍主要取決于輻射排滲管長度,垂直排滲加固主要取決于最底層輻射排滲管設置深度、所以應在滲流和穩(wěn)定性計算的基礎上.結(jié)合輻射排滲管的設置情況和導水管的設置條件綜合確定井數(shù)。井距。井深和井徑。5,8。4、本條規(guī)定了集水井結(jié)構設計要求 3,井的間距不宜小于100m.可根據(jù)排滲管施工機具的能力確定。4.井口設置井蓋是為了防止人或雜物掉入井內(nèi),造成人員傷害及淤堵輻射井 在井蓋上設置檢修口 井內(nèi)設爬梯是為便于檢修、8,井筒下沉設計時.井壁外側(cè)與尾礦間的單位摩阻力標準值fk應通過試驗確定,無試驗資料時 可參照表2選用、表2。單位摩阻力標準值fk,對流塑狀態(tài)黏性尾礦取表2中下限值 可塑狀態(tài)黏性尾礦取表2中上限值.對松散狀態(tài)尾粉土和砂性尾礦取表2中下限值 密實狀態(tài)尾粉土和砂性尾礦取表2中上限值,當集水井深度范圍內(nèi)為多種類別尾礦時.單位摩阻力取各尾礦層單位摩阻力標準值的加權平均值.按式.3,計算、式中,fkj,多土層的單位摩阻力標準值的加權平均值 kPa fki.第i土層的單位摩阻力標準值 kPa.按表2選用 hsi、第i層土的厚度。m n。沿輻射井下沉深度不同類別土層的層數(shù),下沉系數(shù)應符合式。4.和式.5,的要求,式中,kst,下沉系數(shù).Gk,井筒自重標準值,包括外加助沉重量的標準值,kN、Ffw。k、下沉過程中水的浮托力標準值.kN、Ffk,井壁總摩阻力標準值,kN、集水豎井封底混凝土厚度根據(jù)基底的向上凈反力計算確定,可按式.6。計算,式中 ht 封底混凝土厚,mm。M,每米寬度內(nèi)最大彎矩的設計值,N。mm,b,設計寬度。mm、取1000mm。ft?;炷量估瓘姸仍O計值、N,mm2,hu,附加厚度,mm,可取300mm 計算厚度需扣除封底的附加厚度 5.8。5,工程實踐表明。輻射井出水量的影響因素十分復雜,按經(jīng)驗公式和理論計算的結(jié)果與實際情況均存在較大差異。具體工程可按本規(guī)范附錄C推薦公式進行估算.目前、輻射井出水量也有采用瞿興業(yè)公式,即滲水管法,進行估算.式中,H.輻射滲水管全程水位平均高度、m.Hx 降落曲線坐標的公式 距集水豎井中心距離x處的水位高度 m,Hw。集水豎井中水位高度.m,Ho.輻射滲水管端點處的水位高度,m,H1。H2 距集水豎井R1 R2處的水位高度,m,R1、R2,距集水豎井較近和較遠處觀測孔的距離。m,Ro,輻射滲水管端點距集水豎井中心的距離、m、Q,輻射井總出水量,m3 h.α、待定系數(shù)。r。集水豎井半徑,m。n、輻射排滲管根數(shù),θ.相鄰兩輻射管夾角.H.輻射滲水管中心與隔水底板間高差,m、d.輻射滲水管直徑,m.式中H.Hx Hw、Ho H1。H2均為從集水豎井底起算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