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2.管線敷設5,2,1、管線敷設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 電子會議系統(tǒng)工程設計規(guī)范 GB。50799。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GB。50168 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311和,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驗收規(guī)范、GB 50312的有關規(guī)定,5、2、2 導管的敷設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外觀檢查應包括金屬導管無壓扁 內壁光滑、無銹蝕 鍍層覆蓋完整.表面無銹斑、絕緣管及配件無碎裂.表面有阻燃標記和制造廠家標識,2,應按制造標準現(xiàn)場抽樣檢測導管的管徑,壁厚及均勻度、對絕緣導管及配件的阻燃性能有異議時,應按批次抽樣送國家認可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3 線纜布放后.敷設在豎井內和穿越不同防火分區(qū)墻體與樓板的穿管管路孔洞及線纜的空隙處必須進行防火封堵,5。2、3,槽盒、托盤的外觀檢查應包括部件齊全、表面光滑無毛刺.不變形、鋼制槽盒,托盤涂層應完整 無銹蝕。玻璃鋼槽盒 托盤應色澤均勻,無破損碎裂。鋁合金槽盒。托盤涂層應完整.5 2、4。槽盒。托盤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首先應進行測量定位、安裝槽盒,托盤的支架,經檢查確認完好后、方可安裝、2,槽盒 托盤定位與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5.2。5,導管,槽盒 托盤和溝內的線纜敷設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導管,槽盒,托盤和溝內無雜物后 方可敷設線纜、2。線纜敷設前應進行絕緣測試,合格后方可進行敷設,3,導管、槽盒就近接地,PE,完成,經檢查確認 方可敷設線纜、4.與導管。槽盒連接的柜.屏,臺,箱,盤安裝完成,經檢查確認合格。方可通過拉線穿入線纜或敷設線纜,5 穿放線纜的管徑利用率應符合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 直線管路的管徑利用率應為40。50。彎管管路的管徑利用率應為25,30.槽盒的截面利用率不應大于50。6,超過50V的不同系統(tǒng)或電壓等級的線路,不應穿在同一導管內、在同一槽盒內敷設時.應采用隔板隔開、7,導線在導管.槽盒內。不應有接頭或扭結。導線的接頭、應在接線盒內焊接或用接線端子連接,8。線纜穿入導管后.終端管口應安裝線管護口加以保護.9,孔洞內管口 豎井內非終端導管管口,導管穿過防火隔離物體等 應做防潮及防水等處理 10、導管內穿入多根線纜時,線與纜之間不得相互擰絞,導管內不得有線間接頭、線間接頭應在接線盒處連接.11,導管不能直接敷設到位時 出線端口與設備接線端子之間應采用可彎曲金屬導管連接 不得將線纜直接裸露、12。多種線纜共溝布放時。除設計要求外、音頻線與電源線宜布放在溝底兩側。信號線。控制線宜居中布放、并應與電源線分開布放、13,槽盒與托盤內布放線纜應排列整齊。不應擰絞。宜減少交叉點 交叉處應按粗線在下、細線在上分布,14、當槽盒或托盤內布放的線纜處于坡度較大或垂直狀態(tài)時。應將線纜分段綁扎固定、15,進入機架的線纜應進行分類綁扎固定 16,室內或室外明敷線纜應采用塑料管。熱鍍鋅或噴塑鋼管保護、并應做防水處理 17、敷設的線纜應排列整齊。橫平豎直,彎曲時的彎曲半徑宜為線纜護套外徑的4倍、10倍。并應采用線卡同定,垂直敷設時線卡間距離不應大于1。5m。水平敷設時宜每間隔5m,10m處設線卡固定、18.敷設的線纜路由選擇應避免高溫 高壓,潮濕及強烈機械振動的位置,19 帶有護套的線纜進入設備、接線箱,盒等連接、應將護套層引入其內 20。線纜交接試驗合格、且對接線去向和相位等檢查確認后,方可通電,5。2、6,線纜接續(xù)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線纜接續(xù)前,應將已布放的線纜再次進行對地絕緣。線間絕緣及導通檢查.檢查結果應做詳細記錄、2,應檢查布放到位的線纜編號與接線端子號是否相符合,相位是否正確,3.線纜接續(xù)時。宜預留100mm.500mm的余量.線纜排列應整齊.彎曲弧度應一致、4 焊接線纜芯線時 剝去屏蔽層后裸露的長度不得大于30mm,不得使用酸性焊劑焊接。線纜焊接完成后。應將裸露部分進行恢復性屏蔽處理、5。線芯焊接或壓接時、應選用與芯線截面積相等的接線鼻.獨股的芯線可將線頭鍍錫后插接或煨鉤連接 6.焊點焊錫應飽滿光滑。不得有虛焊現(xiàn)象,焊點應處理干凈,接點處應采用相應的塑料套管或熱縮套管保護、7,對絞線纜接續(xù)時 應保持對絞線對的絞合,開絞長度不應超過13mm、8 光纜接續(xù)應采用在光纖接線點處做機械連接或在光纖連接盒內對光纖進行熔接,光纖熔接處應加以保護和固定,9,線纜兩端應做線向標記。5、2 7.線纜終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線纜終接應使用專用的工具,2,同一系統(tǒng)中,線纜腳位及色標應一致,同一腳位使用的線纜色標應一致,3、采用焊接方式終接時。焊點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5,2 6條第6款的規(guī)定,4、線纜終接長度在控制臺 機柜。配線箱和分線盒處宜預留500mm,1000mm的余量,在設備端或信息面板處宜預留100mm 300mm的余量,5.線纜終接時。芯線剝去屏蔽層后裸露的長度應在30mm以下.且裸露的芯線應在終接設備屏蔽之內,6,同一系統(tǒng)中線纜接續(xù)時應保證相位一致.與接插件連接應符合線號 線位色標的要求、不得顛倒錯接、7 線纜終接應采用適配的接插件、8、音頻信號設備間平衡與非平衡接插件的終接應符合設計要求,9,光纜應采用尾纖熔接或機械制作光纖連接器進行終接,光纖終接在連接盒中的彎曲半徑及預留長度應符合安裝的工藝要求.10,線纜終端盒面板應有標識。標識應正確,清晰和耐久.11 線纜終接完成后應進行通斷或傳輸性能指標測試 5。2,8,會議擴聲系統(tǒng)線纜的敷設及信號連接方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定阻輸出的會議擴聲系統(tǒng)宜選用線徑為2mm2,6mm2的兩芯護套線穿管敷設 2、定壓輸出的會議擴聲系統(tǒng)宜選用線徑為1.5mm2、2,5mm2的兩芯護套線穿管敷設,3。定阻輸出的傳聲器輸出宜為平衡輸出。定壓輸出的傳聲器輸出宜為非平衡輸出 4 傳聲器到調音臺或前置放大器的連接宜采用雙芯屏蔽線纜平衡連接,5 非平衡輸出至平衡輸入。平衡輸出至平衡輸入的連接宜采用雙芯屏蔽線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