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室外設計計算參數(shù)4,1,室外空氣計算參數(shù)4,1、1.主要城市的室外空氣計算參數(shù)應按本規(guī)范附錄A采用、對于附錄A未列入的城市.應按本節(jié)的規(guī)定進行計算確定.若基本觀測數(shù)據(jù)不滿足本節(jié)要求.其冬夏兩季室外計算溫度、也可按本規(guī)范附錄B所列的簡化方法確定.4,1 2、供暖室外計算溫度應采用歷年平均不保證5天的日平均溫度,4 1,3,冬季通風室外計算溫度。應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溫度,4、1 4,冬季空調室外計算溫度、應采用歷年平均不保證1天的日平均溫度,4,1 5,冬季空調室外計算相對濕度.應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對濕度.4.1,6,夏季空調室外計算干球溫度 應采用歷年平均不保證50小時的干球溫度.4,1,7、夏季空調室外計算濕球溫度、應采用歷年平均不保證50小時的濕球溫度 4,1。8、夏季通風室外計算溫度、應采用歷年最熱月14時的月平均溫度的平均值。4 1。9。夏季通風室外計算相對濕度、應采用歷年最熱月14時的月平均相對濕度的平均值,4、1。10、夏季空調室外計算日平均溫度.應采用歷年平均不保證5天的日平均溫度。4。1、11,夏季空調室外計算逐時溫度,可按下式確定,4 1,12 當室內溫濕度必須全年保證時,應另行確定空調室外計算參數(shù),僅在部分時間工作的空調系統(tǒng)??筛鶕?jù)實際情況選擇室外計算參數(shù) 4,1,13.冬季室外平均風速.應采用累年最冷3個月各月平均風速的平均值、冬季室外最多風向的平均風速,應采用累年最冷3個月最多風向。靜風除外、的各月平均風速的平均值,夏季室外平均風速,應采用累年最熱3個月各月平均風速的平均值、4.1,14 冬季最多風向及其頻率、應采用累年最冷3個月的最多風向及其平均頻率,夏季最多風向及其頻率。應采用累年最熱3個月的最多風向及其平均頻率 年最多風向及其頻率。應采用累年最多風向及其平均頻率.4、1、15,冬季室外大氣壓力、應采用累年最冷3個月各月平均大氣壓力的平均值,夏季室外大氣壓力。應采用累年最熱3個月各月平均大氣壓力的平均值。4 1 16。冬季日照百分率、應采用累年最冷3個月各月平均日照百分率的平均值.4 1 17。設計計算用供暖期天數(shù),應按累年日平均溫度穩(wěn)定低于或等于供暖室外臨界溫度的總日數(shù)確定,一般民用建筑供暖室外臨界溫度宜采用5 4 1 18,室外計算參數(shù)的統(tǒng)計年份宜取30年 不足30年者、也可按實有年份采用,但不得少于10年,4、1 19.山區(qū)的室外氣象參數(shù)應根據(jù)就地的調查。實測并與地理和氣候條件相似的鄰近臺站的氣象資料進行比較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