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試驗方法6.1.尺寸偏差 用符合GB、T,9056規(guī)定的分度值為1mm的金屬直尺或用符合QB,T、2443,1999規(guī)定的1級精度鋼卷尺,在長 寬邊的中部,分別測量兩平行邊的距離、實測值與公稱尺寸之差即為尺寸偏差,6 2,對角線差、用符合QB、T、2443、1999規(guī)定的1級精度鋼卷尺測量玻璃板的兩條對角線長度 其差的絕對值即為對角線差,6、3 厚度偏差 用符合GB,T 1216規(guī)定的分度值為0。01mm的外徑千分尺,在垂直于玻璃板拉引方向上測量5點.距邊緣約15mm向內(nèi)各取一點、在兩點中均分其余3點,實測值與公稱厚度之差即為厚度偏差 6、4.厚薄差,用6.3同樣方法。測出一片玻璃板五個不同點的厚度。計算其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 6、5 外觀質(zhì)量6,5,1.點狀缺陷.用符合JB,T,2369規(guī)定的分格值為0 01mm的讀數(shù)顯微鏡測量點狀缺陷的最大尺寸,6,5,2。點狀缺陷密集度、用符合GB。T、9056規(guī)定的分度值為1mm的金屬直尺測量兩點狀缺陷的最小間距并統(tǒng)計100mm圓內(nèi)規(guī)定尺寸的點狀缺陷數(shù)量 6、5 3、線道.劃傷和裂紋,如圖1所示.在不受外界光線影響的環(huán)境中、將試樣垂直放置在距屏幕600mm的位置,屏幕為黑色無光澤屏幕、安裝有數(shù)支40W,間距為300mm的熒光燈,觀察者距離試樣600mm、視線垂直于試樣表面觀察.采用符合GB、T.9056規(guī)定的分度值為1mm的金屬直尺和符合JB,T、2369規(guī)定的分格值0,01mm的讀數(shù)顯微鏡測量劃傷的長度和寬度 6.5.4,光學(xué)變形,如圖2所示 試樣按拉引方向垂直放置于距屏幕4、5m處,屏幕帶有黑白色斜條紋,且亮度均勻,觀察者距試樣4。5 透過試樣觀察屏幕上的條紋。首先使條紋明顯變形,然后慢慢轉(zhuǎn)動試樣直至變形消失 記錄此時的入射角度,6 5。5.斷面缺陷,用符合GB.T,9056規(guī)定的分度值為1mm的金屬直尺測量、凹凸時、測量邊部凹進或凸出最大處與板邊的距離、爆邊時,測量邊部沿板面凹進最大處與板邊的距離,缺角時。測量原角等分線的長度,斜邊時。測量端口突出 如圖3所示,6,6.彎曲度。將玻璃板垂直于水平面放置,不施加任何使其變形的外力。沿玻璃表面緊靠一根水平拉直的鋼絲。用符合JB.T、8788規(guī)定的塞尺 測量鋼絲與玻璃板之間的最大間隙、玻璃呈弓形彎曲時,測量對應(yīng)弦長的拱高.玻璃呈波形時,測量對應(yīng)兩波峰間的波谷深度 按式。1.計算彎曲度 式中,c、彎曲度。單位為百分數(shù)、h,拱高或波谷深度.單位為毫米.mm ι 弦長或波峰到波峰的距離.單位為毫米。mm 6,7 光學(xué)特性6、7。1。無色透明平板玻璃可見光透射比,隨機抽取3片無色透明平板玻璃試樣.按GB,T、2680規(guī)定的方法測定可見光透射比。取3片試樣的平均值.6、7、2,本體著色平板玻璃透射比偏差、隨機抽取3片本體著色平板玻璃試樣 按GB,T、2680規(guī)定的方法測定可見光透射比 太陽光直接透射比和太陽能總透射比 透射比偏差為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6,7。3.本體著色平板玻璃顏色均勻性.從同一批本體著色平板玻璃隨機抽取的樣本中。任意抽取五片 按GB,T、11942規(guī)定的方法。在相同的位置測量每片L,α、b,值、以其中α,或b、最大或最小的一片作為標準片、其余的四片均與該片進行透射顏色的比較,分別測出4片的、E,αb值.其最大值應(yīng)符合5,7。3的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