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B.交叉路口標線設置B,1.一般原則.a 交叉口標線的設置以保障交叉口交通的安全 有序。高效為目標,應結合交叉口實際情況和交通流實際特點進行設計和設置,b,應積極開辟左右轉彎專用車道.c 為開辟交叉口專用車道,應首先考慮適當?shù)穆房诩訉捙c適當?shù)穆房谲嚨缹挾瓤s減.上述措施無法滿足要求或受條件限制無法實施時。按優(yōu)先次序可依次采用縮小中央分隔帶的寬度,縮小中央分隔帶寬度并縮小車行道寬度 偏移道路中心線并縮小車行道寬度??s小路肩或非機動車道的寬度等方法開辟交叉口專用車道。B。2,交叉路口標線分類。交叉口標線按設置位置分為如下兩類。a、交叉路口出入部分的路面標線.在交叉路口出入部分,按需要設置車行道分界線.導向車道線、車行道導向箭頭,左。右.轉彎導向線等各種路面標線,以明確指示駛入和駛出交叉路口交通流的行駛位置和前進方向 b,交叉路口內的路面標線、交叉路口內是指停止線內側的交叉口區(qū)域.在交叉路口內可以按需要設置停止線、停車讓行線,減速讓行線,人行橫道線。非機動車禁駛區(qū)線,中心圈等標線、以指示車輛的停止位置和行人及非機動車的通過位置。還可按需要設置左彎待轉區(qū).導流線等標線.以指示交叉口內機動車的行駛軌跡.從而引導交通流順利.平穩(wěn)地通過交叉口。B 3。交叉路口出入部分的路面標線B。3 1 左轉彎專用道標線B.3.1,1 除左轉彎交通量非常小的情況外 應積極開辟左轉彎專用車道 B、3。1.2.可以通過減小中央分隔帶寬度開辟左轉彎專用道 如圖B,1所示,其中V為速度 單位為千米每小時 km h、W為中央分隔帶寬度縮減值.單位為米,m。左轉彎專用道開辟完成后,可保留中央分隔帶剩余的面積。但如果剩余的部分寬度不足50cm且中央分隔帶本身未被加高。可以僅設置路面標線 圖B.1??s小中央分隔帶寬度開辟左轉彎專用道示例B,3,1,3、在中央分隔帶寬度較小,僅靠縮小中央分隔帶寬度不足以開辟左轉彎專用車道時 可采用縮小中央分隔帶和縮減車行道寬度相結合的方法開辟左轉彎專用道.如圖B.2所示,其中V為速度、單位為千米每小時。km.h、漸變段長度L按6.2的規(guī)定確定,單位為米 m,W1,W2含義如圖B,2所示。W1為車行道分界線偏移的距離,單位為米、m、W2為中央分隔帶寬度縮小的距離,單位為米。m、計算L所用的W取W1和W2中的大者 由三角幾何關系可以得到、單位為米、m,圖B。2.消減中央分隔帶和縮減車行道寬度相結合開辟左轉彎專用道示例B,3、1 4。在無法利用減小中央分離帶寬度確保左轉彎專用道寬度的情況下 可以偏移道路中心線并縮小交叉口駛入處的車行道寬度 以開辟左轉彎專用車道,如圖B 3所示 其中V為速度,單位為千米每小時.km。h.漸變段長度L按6,2的規(guī)定確定 單位為米 m、W1,W2含義如圖B、3所示。W1為車行道分界線偏移的距離,單位為米,m、W2為道路中心線偏移的距離。單位為米、m,計算L所用的W取W1和W2中的大者,S按式,B 1、取值、單位為米 m,圖B、3。偏移道路中心線并縮小車行道寬度以開辟左轉彎專用道示例B,3.1,5 縮小路肩或非機動車道的寬度開辟左轉彎專用道,在設置了硬路肩或非機動車道的道路、可在交叉路口附近縮小路肩或非機動車道的寬度以開辟左轉彎專用道.僅靠縮減路肩或非機動車道寬度不能確保左轉彎專用道的寬度時。路口其他車行道的寬度可進行適當?shù)目s減 如圖B,4所示,其中V為速度、單位為千米每小時。km h,漸變段長度L按6 2的規(guī)定確定、單位為米、m,W1,W2含義如圖B 4所示 W1為車行道分界線偏移的距離.單位為米.m W2為道路中心線偏移的距離.單位為米,m 計算L所用的W取W1和W2中的大者,S按式.B.1、取值 單位為米 m、圖B。4、縮小路肩或非機動車道的寬度以開辟左轉彎專用道示例B。3。1.6 如設置左轉專用道的交叉路口在較短的間隔內連續(xù)出現(xiàn),且車行道寬度允許的情況下 可將中間車道設計為雙向左轉車道,標線設置示例如圖B。5所示。圖B。5.雙向左轉車道標線設置示例B、3 1,7。T型交叉口設置左轉彎專用道時。需在進入交叉口前將對向直行車輛行駛路線進行偏移.以降低直行車輛與左轉彎車輛在交叉口內的相互影響。示例如圖B。6所示 圖B,6,T型交叉口左轉彎專用道與對向直行車道的相對位置示例B 3、1.8。左轉彎專用道由以下幾部分組成。a.將左轉彎車輛引導到左轉彎專用道上的漸變段區(qū)間、b 左轉彎車輛減速時必要的區(qū)間。c,左轉彎車輛排隊所必需的區(qū)間、這些區(qū)間長度的累加即為左轉彎專用道長度。為避免左轉彎專用道過長.實際設置困難,可將漸變段區(qū)間作為減速區(qū)間使用.左轉彎專用道的長度Lt按式。B 2 計算,式中,Lt.左轉彎專用道長度。單位為米,m,Ld。減速所必需的最小長度.Ldmin。和左轉彎漸變段長度.L,中數(shù)值較大的一個、單位為米.m,Ls。左轉彎排隊長度,單位為米。m 為盡量消除或減小左轉彎車輛對其他方向車輛行駛的影響,左轉彎車輛排隊所需長度Ls最小值應取為30m、大于30m時按式、B.3.或式,B 4.計算,信號燈控制交叉口、式中.N、1個周期內平均左轉彎車輛的臺數(shù).單位為輛,s。平均車頭間隔。單位為米,m,無信號控制交叉口,式中.M。1min時間內平均左轉彎車輛的臺數(shù),單位為輛,左轉彎車輛排隊時的平均車頭間隔s、小型車可取為6m,大型車可取為12m。如無法得出大型車混入率.則可取s為7m統(tǒng)一計算.城市道路環(huán)境時,應在所有條件許可的范圍內確保獲得最大的左轉彎專用道長度,可縮小漸變段區(qū)間的長度以盡可能增加排隊區(qū)間的長度 公路環(huán)境時,需要在保證充分的漸變段區(qū)間長度的基礎上設置必要的左轉彎專用道。B、3、2。右轉彎專用道B。3 2、1。一般在以下情況下設置右轉彎專用道,a、交角是銳角的交叉口,b.右轉彎交通量非常大時 c,右轉彎車輛的速度非常高時 d 右轉彎車輛和人行橫道行人都很多,等待右轉彎的車輛嚴重影響直行車輛時,B,3。2、2.右轉彎專用道設置參數(shù)示例如圖B.7所示,圖B、7,開辟右轉彎專用道示例B。3。2 3,右轉彎專用道的長度確定方法可參照左轉彎專用道的長度確定方法,但應考慮行人對右轉彎車輛的影響.對長度進行適當調整、B。3.3、出入口導向車道線及導向箭頭B.3,3 1,出入口導向車道線的長度應根據(jù)路口的幾何線形確定。其最短長度為30m,導向車道線應劃自色單實線。表示禁止車輛變更車道.B。3.3、2 平交路口駛入段的車道內,除可變導向車道外.應有導向箭頭標明各車道的行駛方向,具體設置見4,15的規(guī)定,B.4.交叉路口內的路面標線B.4。1、人行橫道B,4。1、1.行人一次橫穿馬路的距離應控制在18m以下,如果在18m以上 則應在合適位置設置安全島、B.4、1.2、干線道路交叉路口人行橫道的最小寬度應為4m,在相對較窄的公路交叉路口,人行橫道的最小寬度為3m,根據(jù)具體情況可做1m為單位的增加,B.4 1.3,需要預告前方有人行橫道時 應在人行橫道前的車行道中央設置人行橫道預告路面標識、設置位置應綜合考慮車輛的停車距離和夜間行駛時的可視性,一般在距離人行橫道前30m。50m的地方設置一個。在其前10m 20m間隔的地方設置一個,根據(jù)具體的道路狀況。可以再重復設置一個,人行橫道位于曲線轉彎部分的前方或其他視距不良處時。應設置預告標識。B、4,2.停止線B、4.2、1、停止線原則上應與道路中心線垂直、B、4。2 2、有人行橫道時 應設置在人行橫道前1m。3m的位置,B。4,2、3.設置位置應能夠被交叉口周邊行駛的車輛明確認知、B、4 2,4。停止線的設置不應妨礙交叉口內左右轉彎車輛的運行,B。4,3,讓行線.交叉路口內的讓行線包括停車讓行線和減速讓行線兩種 停車讓行線和減速讓行線的設置參數(shù)見5、6的規(guī)定.設置原則見GB。5768.2 2009.B.4.4、導向線和導流線B、4 4。1 左轉彎導向線,為適當誘導路口內的左轉彎交通流,可設置左轉彎導向線,交叉口空間及控制允許時。應積極設置左彎待轉區(qū),設置方法參見4,6的規(guī)定、B。4,4,2.交通流在交叉路口內需要曲線行駛或相對路口有一定錯位時.需設置路口導向線以引導交叉口內車輛的行駛、B,4。4、3。右轉彎導流線.有導流島的右轉彎專用道上。為使一般車輛行駛順暢。可設置右轉彎導流線、示例如圖B,8所示。圖B.8,右轉彎導流線示例B。4,5、非機動車專用道B,4,5 1 非機動車專用道標線顏色為藍色.表示此車道僅供非機動車行駛,行人及其他車輛不得進入 交叉口內非機動車專用道的寬度宜根據(jù)非機動車流量確定,一般不小于1 5m,B,4,5 2、設置有人行橫道時,非機動車專用道應與人行橫道平行。邊緣線與人行橫道線間隔5cm、位于交叉路口內側 未設置人行橫道時。非機動車專用道的設置可參照人行橫道的設置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