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拉梁、地梁箍筋需不需要按抗震要求進行加密設計?
在同眾多智友接觸中,每天都有一些很有意義的問題,回答智友問題的同時,也給了本人思考、收集、查閱規(guī)范及相關資料的一個契機,基礎拉梁、地梁箍筋需不需要按抗震要求進行加密設計,這是智友經常提到的一個問題,根據相關資料整理成文,在此分享給更多的同仁,與大家共同學習。
一、條形基礎基礎梁的配筋構造一般不需考慮抗震延性的要求,亦即:
1)梁端箍筋不需按抗震要求加密,但需滿足承載力的需要。箍筋在剪力大的端部間距可取150mm,梁的跨中部分可取為250mm;
2)箍筋彎鉤的角度可按90°,無需135°;
3)梁的縱筋連接長度應按非抗震要求;
4)縱筋的接頭要求等也一律按非抗震要求;
解析:條形基礎梁的配筋構造一般不需考慮抗震延性要求的原因在于:條形基礎與筏板基礎的基礎梁,其剛度在一般情況下皆遠遠大于其所支承的柱子。因此,在地震作用下,塑性鉸均出現于柱根部,基礎梁內不致出現塑性鉸。所以,條形基礎梁無需按延性要求進行構造配筋。
注:以上參照《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2009年版) 結構(地基與基礎)進行整理
二、單獨柱基之間的拉梁應按延性要求進行配筋構造。
拉梁僅僅是一種聯(lián)系梁或者構造梁。例如專門承擔上部填充墻的聯(lián)系梁,承臺之間的梁,一些重要獨基之間的拉梁。它們的特征就是,梁底一般都可以不在持力層上,因為它們不需要承擔地基反力。拉梁的截面相對較小,在發(fā)生地震時,可能受柱根彎矩的影響而在梁端出現塑性鉸。特別是,多層框架房屋基礎埋深很大時,為了減小底層柱的計算長度和底層的位移,可在±0.00以下適當位置設置基礎拉梁,不宜按構造要求設置,應按框架梁進行設計,并按規(guī)范規(guī)定設置箍筋加密區(qū)因此拉梁有抗震設計的要求。
- 鋼結構加固技術規(guī)范 CECS 77:96
- 給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構筑物變形縫技術規(guī)范 T/CECS 117-2017
- 巖土錨桿(索)技術規(guī)程[附條文說明] CECS 22:2005
- 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 GB/T 1499.1-2017
- 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附條文說明] JGJ 106-2014
-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附條文說明] GB 50007-2011
- 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附條文說明] GB 50292-2015
-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附條文說明] GB 50010-2010(2015年版)
- 地下結構抗震設計標準[附條文說明] GB/T 51336-2018
- 冷彎薄壁型鋼多層住宅技術標準[附條文說明] JGJ/T 421-2018
- 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附條文說明] GB 50164-2011
- 空間網格結構技術規(guī)程[附條文說明] JGJ 7-2010
- 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guī)范[附條文說明] GB 50367-2013
- 鋼板樁 JG/T 196-2018
- 混凝土異形柱結構技術規(guī)程[附條文說明] JGJ 149-2017
- 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附條文說明] GB 50003-2011
-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附條文說明] GB 50009-2012
- 鋼結構焊接規(guī)范[附條文說明] GB 50661-2011
- 鋼塔桅結構檢測與加固技術規(guī)程[附條文說明] T/CECS 499-2018
- 發(fā)泡陶瓷保溫板應用技術規(guī)程[附條文說明] T/CECS 48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