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排水、機電管線交叉、排布避讓原則
管道交叉處理的原則
1 排水管道施工時若與其他管道交叉,采用的處理方法須征得權屬單位和其他單位同意。
2 管道交叉處理中應當盡量保證滿足其最小凈距,且有壓管道讓無壓管、支管避讓干線管、小口徑管避讓大口徑管。
管道交叉處理的方法
在施工排水管道時,為了保證下面的管道安全又便于檢修、上面的管道不致下沉破壞,應進行必要的處理。
1.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排水圓管在下,鑄鐵管、鋼管在上。上面管道已建,進行下面排水圓管施工時,采用在槽底砌磚墩的處理方法。上下管道同時施工時,且當鋼管或鑄鐵管道的內徑不大于400mm時,宜在混凝土管道兩側砌筑磚墩支承。
2.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排水圓管(直徑<600mm)在下,鑄鐵管,鋼管在上,高程有沖突,必須壓低下面排水圓管斷面時,將下面排水圓管改為雙排鑄鐵管、加固管或方溝。
3.混合結構或鋼筋混凝土矩形管渠與其上方鋼管道或鑄鐵管道交叉,當頂板至其下方管道底部的凈空在70mm及以上時,可在側墻上砌筑磚墩支承管道。當頂板至其下方管道底部的凈空小于70mm時,可在頂板與管道之間采用低強度等級的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填實,其荷載不應超過頂板的允許承載力,且其支承角不應小于900。
4.圓形或矩形排水管道在上,鑄鐵管、鋼管在下,上下管道同時施工時,在鑄鐵管、鋼管外加套管或管廊。
5.排水管道在上,鑄鐵管、鋼管在下,埋深較大挖到槽底有困難,進行上面排水管道施工時,上面排水管道基礎在跨越下面管道的原開槽斷面處加強。
6.當排水管道與其上方電纜管塊交叉時,宜在電纜管塊基礎以下的溝槽中回填低強度等級的混凝土、石灰土或砌磚。排水管道與電纜管塊同時施工時,可在回填材料上鋪一層中砂或粗砂。電纜管塊已建時,回填至電纜管塊基礎底部的材料為低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回填材料與電纜管塊基礎間不得有空隙。
7.一條排水管道在下,另一排水管道或熱力管溝在上,上下管道同時施工(或上面已建,進行下面排水管道施工)時,下面排水管道強度加大,滿槽砌磚或回填C8混凝土、填砂。
8.排水方溝在下,另一排水管道或熱力方溝在上,高程沖突,上下管道同時施工時,增強上面管道基礎,位于下面排水方溝的頂板或根據(jù)情況,壓扁排水方溝斷面,但不應減小過水斷面。
9.預應力混凝土管與已建熱力管溝高程沖突,必須從其下面穿過施工時,先用鋼管或鋼筋混凝土套管過熱力溝,再穿鋼管代替預應力混凝土管。
- 建筑玻璃應用技術規(guī)程[附條文說明] JGJ 113-2015
- 裝配式住宅建筑設計標準[附條文說明] JGJ/T 398-2017
- 民用建筑節(jié)水設計標準[附條文說明] GB 50555-2010
- 火力發(fā)電廠與變電站設計防火標準[附條文說明] GB 50229-2019
- 建筑鋼結構防火技術規(guī)范[附條文說明] CECS 200:2006
- 電影院建筑設計規(guī)范[附條文說明] JGJ 58-2008
- 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附條文說明] GB 50156-2012(2014年版)
- 住宅室內防水工程技術規(guī)范[附條文說明] JGJ 298-2013
- 綜合醫(yī)院建筑設計規(guī)范[附條文說明] GB 51039-2014
- 民用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應用技術標準[附條文說明] GB 50364-2018
- 城市普通中小學校校舍建設標準 建標[2002]102號
- 建筑外墻防水工程技術規(guī)程[附條文說明] JGJ/T 235-2011
- 幼兒園建設標準[附條文說明] 建標175-2016
- 房屋建筑制圖統(tǒng)一標準[附條文說明] GB/T 50001-2017
- 民用建筑設計術語標準[附條文說明] GB/T 50504-2009
- 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guī)范[附條文說明] GB 50118-2010
- 建筑采光設計標準[附條文說明] GB 50033-2013
- 住宅電梯的配置和選擇 JG/T 5010-92
- 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guī)程[附條文說明] JGJ 144-2004
- 智慧家居設計標準[附條文說明] T/CECS 554-2018